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快讯 -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经济全球化动能转换背景下的反垄断合规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1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竞争法中心和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竞争委员会联合举办“经济全球化动能转换背景下的反垄断合研讨会——暨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竞争委员会2017年上半年工作会议”在我校诚信三层国际会议厅举行。中国国际商会于健龙秘书长、我校赵忠秀副校长会议致开幕词,国际著名反垄断专家前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现任英国市场竞争监管局非执行董事、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荣誉教授威廉姆?科瓦契奇(William Kovacic旨演讲,吸引了来自三大反垄断执法机构、国资委等政府部门代表,知名学者,以及律师、企业法实务届人士的积极参与。

 

 

1 会议开幕

开幕致辞环节,于健龙秘书长介绍了中国国际商会的成立背景、性质、作用和成就,去年上半年成立的和国际商会对应的竞争委员会将会配合我国相关政府部门普及反垄断知识,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反垄断合规制度,改善我国商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赵忠秀副校长指出,会议主题 “动能转换”一词敏锐的抓住了时代背景,此次会议的举办是对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响应。随后,中国国际商会ICC事务部副部长喻敏女士介绍了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竞争委员会2017年重点工作。

 

2 Kovacic教授演讲

科瓦契奇教授的主旨演讲内容十分深刻。基于对130余个竞争法体系的研究科瓦契奇教授表示中国竞争法体系的发展令世界瞩目短短八年时间就已经美国、欧盟并列成为世界三大反垄断辖区他认为这种成就的实现离不开执法机构持续和渐进式的改革,离不开透明度和披露程序的发展,离不开法院积极作用,离不开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学界的人才培养——尤其是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样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培养,更是赋予学子更强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竞争法实施打好了人才基础。中国竞争执法机构的国际交流不断增多,大大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竞争执法机构之间相互了解,拥有着愈发重要的影响力。总结道,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动荡,未来中国竞争法将会有更为深刻的国际性影响,而且将会积极的去塑造全球竞争法的发展方向。上海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丁文联法官对科瓦契奇教授的演讲做了点评他表示科瓦契奇教授尊重市场的理念,对历史的回顾,对开放态度的强调入木三分引人深思。

 

3 圆桌论坛

圆桌论坛环节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竞争委员会副主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竞争法中心主任黄勇教授主持,邀请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李青副局长,商务部反垄断局韩春霖副局长,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陆万里副局长以及国资委政策法规局张锦平副局长的参与重点讨论全球的竞争政策和中国竞争执法的关系问题特别企业“走出去”可能所遇到的反垄断风险以及如何合。三位反垄断执法机构领导首先九年来的执法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李青副局长在论及行政垄断时指出,我国仍存在一些计划经济色彩,对行政垄断的查处,包括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都将淡化这种色彩,保障市场机制运行,意义重大。韩春霖副局长以维生素C案为例,强调随着海外走出去的企业越来越多,合问题亟需重视,企业要有合意识,研究东道国法律制度,储备法律人才。陆万里副局长结合“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对竞争政策在未来市场监管中的作用进行了说明,这是我国第一部全国市场监管中长期的规划,首次系统的阐述了竞争政策的重要地位,强调把竞争政策作为制定政策重要的基础,对我国的经济转型和体制完善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张锦平副局长对国资委指导国有企业竞争法合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国资委政策法规局设置的法治讲堂采取视频直播形式直接影响人数达万人此前请黄勇教授讲授竞争法知识,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法合意识此外圆桌论坛讨论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相关情况,各位发言人均十分肯定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同时也表示落实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力,将以改革的思路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

 

4 新经济行业反垄断合研讨

    在北京大学法学院盛杰民教授的主持下,研讨会还对新经济行业中反垄断合的热点话题进行了研讨。Compass Lexecon咨询公司高级副总裁王晓茹以谷歌搜索等案件了转换成本问题;汉坤律师事务所马辰律师表示了他对安全港条款意义的认识;阿里研究院资深专家杨建辉强调了动态经济对现行反垄断规则的挑战;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法部总经理尤勇展示央企反垄断法的运用诸多实务届人士分享了在实践中的深刻认知,也体现了反垄断合的重要价值

最后,研讨会在黄勇教授的致辞中闭幕。他表示中国的新经济发展已经处于世界前列,需要重点研究。尽管新事物有自身的特点,但是仍然要用反垄断法基础的原理和合理分析的原理来判断。同时,要鼓励创新,营造更加公平、更加开放更加适合创新的市场法治环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本次研讨会还吸引了来自理论和实务界100余人的积极参与研讨会主题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未来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竞争法合问题指明方向有利于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竞争法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