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特朗普第二任任期相关政策及应对工作
主持人:清华大学法学院 杨国华教授
与谈人: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彭俊律师
时间:2025年3月29日
(主持人:清华大学法学院 杨国华教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五届“涉外法治论坛”主题发言第四单元的讨论,由清华大学法学院杨国华教授主持,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龚向前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纪文华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副院长陈卫东教授依次做主题发言。在与谈环节中,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彭俊律师作为与谈人进行了点评。
一、发言人:龚向前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龚向前教授的发言主题是“美国新冠索赔诉讼的法律思考”。龚向前教授的发言围绕着近期的“密苏里州诉中国案”的判决展开。首先,龚向前教授认为,该案判决违反了国际法公认的主权豁免原则。政府抗疫措施,包括为应对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收购PPE的行为,并不构成主权豁免原则的例外,更不能被错误地认定为“垄断行为”。其次,该判决是用“美国法”替代“国际法”来评判我国的抗疫措施,并利用了缺席判决中所谓“未经质证的证据亦认定为事实”的规则随意捏造事实。我国的疫情信息通报符合《国际卫生条例》项下义务规范,并且我国成功应对疫情的措施受到了世卫组织的高度肯定;即便基于美国法,该案也存在因果关系证明粗糙、法律适用错误等严重问题。龚向前教授同时提请学界研判外国基于跨境损害责任可能对我国提起的诉讼,研究伊朗、俄罗斯应诉的法律经验,分析基于囤积疫苗、破坏人权等措施起诉美国的可行性;最后,他认为,“密苏里州诉中国案”的判决是史无前例的无理判决,凸显出在百年大变局下我们应对美国法律战应有新思维。
二、 发言人:纪文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纪文华教授的发言主题是“利用WTO机制更好应对美国单边贸易措施的建议”。在发言中,纪文华教授首先明确WTO仍可发挥重要作用。其次,面对美国单边贸易措施,他指出目前很多WTO成员处于摇摆的状态,各方倾向于与美达成利己的双边安排但易受到美胁迫影响,若各方继续各自承受压力,缺乏全球视角和联合应对,多边体系可能走向最差的结局;而美国正加剧此种对立,导致可能出现WTO“名存实亡”风险。最后,为维护多边体系,纪文华教授指出我国可考虑下先手棋,主动联合更多成员,利用WTO平台凝聚共识,提出包括反对单方面提高关税、承诺恪守WTO规则并确保不损害第三方权益等倡议,引领成员增强集体的应对能力,避免WTO遭到更严重破坏。
三、发言人: 陈卫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陈卫东教授的发言主题是“特朗普2.0贸易政策及其应对”。陈卫东教授的发言首先聚焦于特朗普第二任期内颁布的贸易政策。2025年2月至3月,美国政府依据《国际紧急状态经济权力法》,先后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同时,美国扩大了以国家安全名义的232措施范围,并于2025年3月24日,依据301条款对中国航运公司以及所有中国制造的船只进入美国港口时征收高额费用。随后,美国于2025年4月针对来自于欧盟、中国、印度等的进口产品普遍加征“对等关税”;此外,美国政府内部正推动立法取消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PNTR)。为应对美国的单边贸易措施,陈卫东教授指出我国已通过对美反制关税、出口管制、暂停进口以及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等方式迅速响应,并在国内展开针对部分美国企业的反垄断、反规避调查、约谈等措施。基于“特朗普2.0贸易政策工具箱”的运用,他认为中美脱钩的可能性增大,但临界点仍需观察;为应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冲击,陈卫东教授的思考集中于扩大我国与其他经济体的合作空间以及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对接;基于此,他主张稳外贸、留外资,还须更进一步解放思想,持续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
四、与谈人:彭俊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
在与谈环节中,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彭俊律师指出在以“美国”为核心词的发言内容中,从实务视角出发,解决问题的视角不应囿于法律。他指出从政府视角观察该议题,综合应对的间接策略更加现实,而法律则是综合应对中的一部分。从企业视角考察该议题,彭俊认为企业则需要以法律手段直接应对问题,通过合规增加其产品和服务的确定性,而确定性对于其合作伙伴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