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校友工作 - 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漆明珠之耀 俊慧园之子——访1997届本科 2001届研究生校友、美国GT律所合伙...



 

漆明珠之耀 俊慧园之子——访1997届本科 2001届研究生校友、美国GT律所合伙人漆俊


 


毕业二十年专题

漆明珠之耀 俊慧园之子

——访1997届本科 2001届研究生校友、美国GT律所合伙人 漆俊

采访:紫丁

执笔:朱新玥 吴微微 紫丁

 

(漆俊校友)

1寸阴七载

漆俊的童年是在江西的崇仁县度过的。早期的崇仁县城落后,占地很小,随便走几步便到了农田。小时候他经常和伙伴们一起去抓青蛙、钓鱼、捉黄鳝,也会常常看农民务农收麦、收稻、种麦、种稻。每年一开学,校的草疯长,大家便带着镰刀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要把长得比膝盖还高的草割掉,现在回忆起来还是一段很有意思的经历。经历了崇仁十载光阴,他从小县城搬到南昌市。南昌是一座截然不同的大城市现在想来,当年不同的经历对后来都有很多益处,它们奠定了现在的漆俊。

1993年的夏天,漆俊赣鄱大地考入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国际经济法专业。说实话,当时被调剂到该专业的他,对法律并没有什么深刻的了解。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他对法学逐步有了清晰的认识,开始对法律特别感兴趣,认为这个专业十分有趣。

他上本科的四年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变。前两年也就1995年之前,贸大毕业生是包分配的最大受益者;两年,外贸经营权放开,大家一直向往的进出口公司不仅招少了,而且业务也大不如前。所以前两年不刻苦的状况到后两年得到改观,大家像上了弦一般开始拼命学习。

 

贸大法学院1997届本科生毕业合影。前排领导和老师有:黄震华副校长(左五)、法学院沈四宝院长(右五)、法学院焦津洪副院长(右三)、法学院党总支书记王淑霞老师(左四)、法学院辅导员冯守华老师(左三);第三排右一为漆俊。

在漆俊毕业二十年之际,他以父亲的名字在母校设立了漆水根助学金,每年帮助一名江西籍本科生四年全部学费2万元,持续帮助十名学生,共计20万元。

回忆二十年前的贸大法律专业的课程,漆俊说自己当时过于刻意追求所谓的高级课程、实务课程,感觉学完这些课程马上就可以运用,而对于一些基础课程,比如法学原理,哲学,当时觉得没有多大意义。工作了多年后他发现,反而是那些基础的、原理性的课程才是最管用的。实务课程因为内容变化快,后期很少用到。所以,他认为本科期间还是应该扎扎实实把这些基础课程理解、吃透,对未来工作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这些原理其实体现在所办理的任何一个项目或案子里。他觉得不用太早追求校外实习,毕业后就没有更多时间像在学校那样潜心读书学习了

贸大法学院求学七年,他觉得本科时代的自己还成熟,学习及各个方面都不很突出。最大的收获是结交了很多好朋友,课余大家一起交流、玩的非常开心。所以,不论是当初还是现在依然觉得,上学期间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光,要好好学,珍视同学友。直到现在,他身边的很多好朋友还是那些大学期间的知己,工作以后,交到好朋友的机会就要少好多。

 

波士顿大学毕业照

贸大毕业后,漆俊进入美国波士顿大学攻读JD。当时受经济条件所限,为了更容易奖学金选择去了一个相对不著名的学校他说,任何选择都有利弊。他的留学费用没有给家里造成负担,后两年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最多的时候同时做三份工作。他感谢波士顿大学给他这个学习机会,让他有机会出国读书,见识了不一样的世界。

2、职途心

2005,漆俊从美国毕业后回国工作,如今他在上海已经生活和工作了12年了。他先后在两家美国律所工作,一家为Faegre & Benson,另外一家为Greenberg Traurig,也就是现在的美国GT律师事务所,美国最大的律师事务所之一,从2008年到现在已经第9个年头。因此他称自己的工作经历相对简单。

选择律所,他是经过慎重对比的。出国前他曾在内资所工作,可能因为个人性格因素,他感觉不特别适合。当时这个所做上市业务,经常和一些乡镇企业家打交道。他本以为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赢得客户是没有问题的。但他发现,和他一起实习的位华东政法大学的学生会主席,歌唱的好,又能喝酒,这些都成为拉客户的强于他的交际优势。他决定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走涉外路线,这也是他下定决心要出国读书的原因。

在外所工作多年,他觉得这里更适合他,看来回国后选择外所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他认为工作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性格,更需要找到自己喜欢的、想做的、有优势去做的事情,然后朝这个目标一直努力。他也见过有些毕业生在内、外所之间不停地跳槽,最后自己都没有了方向。他说:其实,还是应该在比较早的时候有自己选择的方向,然后坚持不懈,只要坚持下去肯定就有成效,一定会成功。根据他的观察,真正在职业上做的比较好的还是那些坚持下来的。他举我校1995届本科校友张毅的例子:1995年张毅本科毕业后在进出口公司两年,然后就来上海金杜,一干便是二十年,于是有了今天金杜中国区主席江湖地位。他认为,能够来贸大读书的人都很聪明,只要朝一个方向不停的努力,成功是必然的。

漆俊目前业务领域之一是并购,以前主要是帮助外企、外资公司在中国收购,近几年中国公司在海外投资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大,他的业务也更多地开始帮中国公司到海外并购,比如帮中国公司在美国、欧洲收购兼并。他的另外一块业务相对冷门,就是反腐败。美国有FCPA,中国也有反商业贿赂法,反腐败业务近几年很火,这中国整个反腐的大背景有关。很多企业到举报,公司内部员工有舞弊、收受贿赂的情况,企业会请律所进行调查。同时,帮公司建立各种反腐败制度,减少公司的腐败行为,这方面律师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漆俊所在的GT律所的扩张步伐相对稳定,自2008年设立上海分所他就成为创始的律师之一。现在,GT在中国、日本、韩国、英国、荷兰、波兰、以色列、墨西哥都设有分所。中国区的业务发展稳定,有将近20名律师,持有美国执照的律师占约一半,其他律师来自中国著名法学院,多为上海本地的高校。他说:我们当然欢迎对外经贸大学的学生来申请到我们这工作。但是贸大的学生比较喜欢留在北京,来上海的不是特别多。根据他接触的应聘学生,他觉得上海大学当中只有复旦大学学生的英语能跟贸大学生相比,而北京的大学毕业生,人大、北大学生的英语都不如贸大,而且贸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比较宽,因为在读期间,是英美法教学,接触到外教、外国律师机会比较多。贸大的学生上手比较快,这是一个优点。贸大学生的缺点是脑子太灵活,跳槽比较频繁。

3、时与勤者

漆俊和夫人是贸大同班同学,毕业之前他们结婚了。他的夫人在中国工作了一年以后也来到美国学习。他们在美国有了第一个孩子。2005年,他们回到中国,一直在上海。

对比上海和北京漆俊都很喜欢:它们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上海国际化要更强一点,外资企业、民营经济比较发达,人比较务实,谈钱谈的比较多。大家坐在一起就谈怎么赚钱、怎么炒股票炒房。北京工作完全不一样,能国家大事,亦能寻常百姓。大家对政治、国家大事,更加感兴趣,从经济的性质来讲,国企更强,国有大型企业基本上都在北京,所以不管是做律师或做别的行业,性质是不一样的。人们常说上海人很难相处,我完全没有这种感觉,他在上海有很多好朋友。主要是看自己怎么与人相处。我回国时在北京和上海都参加了面试,上海的机会明显比北京多,拿到的offer基本也在上海,所以就来上海了。是机会把我带到了上海。

 

漆俊一家

漆俊说自己的性格其实比较内向,特别在读书期间,当着很多人面说话会脸红。他说:所谓的口才其实是能锻炼的,属于后天可以改变的东西。经常做培训演讲,讲一两个小时,兴奋。所以我觉得律师的很多能力都是可以后天培养、锻炼的。不过,第一次讲演时很紧张,讲几次后就完全习惯了,会忘了下面有很多人。他做演讲的一大特色是互动问答,他希望大家提问题。他说:很多演讲者害怕互动,担心被问到问题答不上来。其实这才是真正的交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者,深究也。

 

采访合影。20176月于上海

很多年轻人抱怨自己所处的时代对人才越来越挑剔。漆俊认为,其实现在比较拔尖的律师以前一样依旧很少。当初很少数人能够进入这个行业,大家觉得空缺比较大,现在律师队伍壮大了,大家觉得是不是饱和了,其实不是。真正被淘汰的还是那些不够努力的人。每个行业都是一样的,不存在现在比较饱和了就没有机会了。也有很多人会,以前出国留学回来后用人单位抢着要,自己好像生不逢时。其实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当年能够出国的,只是极少数的人,而且大多数是拔尖人才,现在出国读书要容易了很多,经济上没有压力。当年法学院拿奖学金是很难拿的,对于个人来说是天文数字。当时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不像现在互联网这么方便,申请什么学校都不知道。所以永远不存在所谓的生不逢时,不需要给自己找这个借口。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时期都是一样的,真正成功的还是那些少数的最优秀的最努力的人。只要你够努力,在任何时间,你都能够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