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校友工作 - 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从临门一脚说起——访94届校友、佳辰资本有限公司房地产部总经理 赵炳东


从临门一脚说起——访94届校友、佳辰资本有限公司房地产部总经理 赵炳东


 

丁紫

 

   赵炳东,1990年从北京考入贸大国际经济法系。读书期间他喜欢打排球、踢足球。有一场足球赛,他一人连进三球,可见他临门一脚功夫了得!

  他属于爱学习、好钻研的学生,他至今还保存着一本国际商法课本的标注课的笔记就是例证。他回忆:“贸大法律系给了我专业和职业的基本方向;系主任冯大同教授、高西庆、陆志芳老师的课很具前瞻性;王雪华老师的反倾销法,王军老师的国际比较冲突法初论都是很有意思的课;高西庆、陆志芳老师的留学经历成为我努力的方向。这些都为我后来的事业作了铺垫。”

 


国际经济法系(七系94届毕业合影 摄于19946月。前排左起梁海静老师、章达峰老师、王雪华老师、沈四宝老师、黄震华副校长、系主任沈大同先生、孙维炎校长、徐延春副校长、方茂田校党委副书记、王淑霞系总支书记、辅导员王雪华老师。第三排左起第七人为赵炳东。

 

他在贸大法律系收获的还有敢闯、永不放弃的自信和自由发挥的创新精神。这些特质在他的毕业实习、找工作、国外求学后找工作中给了他决定性的“临门一脚”式的神助。


1994年他本科毕业前后,以“中国”二字打头的外贸总公司是毕业生最向往的就业归宿,但真正进入这些公司也不容易。正值大四的赵炳东决定闯一闯。他谁也不认识,就给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人事处打电话提出实习的请求。没想到,那位人事处长竟在电话里答道:你来面试吧!他们简单谈了一下, 他就去服装处报到了。实习结束后,根据他的表现和最后的面试,他顺理成章地被留在中纺工作了。

赵炳东的课堂笔记

 

临门一脚的背后,其实包含着周密的自我设计。赵炳东当时的自我规划路线图是:先工作,再出国留学。1998年,在中纺工作四年的他果然以全额奖学金去加拿大留学了。他用一年时间在女王学院获得了法律硕士后,于次年又去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拿到第二个法律硕士。怀揣两个法律硕士的他还不满足,又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拿了一个MBA

从中纺的实习到工作,从加拿大到美国连读三个学位,他完成了职业生涯和国外深造的一五和二五计划。海外求学的历程,他继续始终保持了好成绩的传统,MBA时他获得基础课全A成绩。他坚信:只要有机会,他在哪方面都不比美国人差。

2002年,美加法学院和商学院课程全部修完并获得多个海外学位的他,到了需攒足力气临门一脚的时刻。这个门便是门槛最高的投资银行之门。

此时,美国经济不好,实习工作机会都难找,进入投行更是难上加难。他发出三千多封电邮全都泥牛入海,面试了无数机构也得不到反馈,委托的众多朋友、校友皆无下文。但他沉住气,继续发简历,决不放弃。

忽一日,瑞士信贷的老板、房地产亚洲区的大老板在一千多个电邮里发现了他。这位投行家恰需一位中国人,而他的背景正符合,而且他们还是北卡罗莱纳大学(纽约大学的?)校友。千里挑一的机会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他由此成为瑞士信贷的一名实习生。瑞士信贷的临门一脚奠定了他投行生涯的第一块基石。2003年毕业后, 他加入另一家更著名的投行雷曼兄弟开始房地产投资的职业历程。2006, 他又担任瑞士信贷任房地产部副总裁。

2012年,他转向私募基金,成为太盟投资集团(PAG)的执行董事。从2002年至2015年的十三年间,他在投行的投资部门和投资公司私募基金从事与房地产相关的投资业务,并成为房地产投资专家。

2015年,他加入中国领先的家族基金佳辰资本有限公司, 主管全球房地产投资。他说,这是一种更快捷、更适合目前国内快速发展的形势应运而生的投资资产管理行业,是通过海外投资方式进行资产配置方式和财富管理,替富人管钱的投资公司。公司注册于香港,属于资产管理性质,在全球配置资源,与大基金公司相比,其优势是加快了决策时间,可操控性更强。

从入门,到熟悉,再到专家,房地产投资已经融入赵炳东的血液,他对这门学问也到了登堂入室的境界。他自豪于进入这一行。他说,贸大法学院毕业生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人不多,我属于跳出常规者。十三年,他学到的、看到的东西很多,他觉得这里面有太多东西值得研究和总结。他提出房地产投资的三个重点投资层次和作为房地产基金管理公司的三个能力。三个层次是:怎么做好人,怎么对房地产知识有全方位把握,怎么达成交易;三个能力是:资产管理能力,前期资金融资能力,对项目的专业眼光和判断能力。

赵炳东近照

 

他说,房地产法课程在国外大学属于基础课,他希望母校法学院也能开设这门课。他建议贸大法学院开设房地产法课程,纽约大学就有这门课,这是法律和商业的一种整合。他并建议在课程设置上多融入最新案例,强调实践经验的传输,多开一些讲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他的长远规划是将来有可能回母校当老师,把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后贡献给年轻的学子们。

2014年,是赵炳东本科毕业二十周年。毕业二十多年来,他未曾做过一日律师或公司法务,但他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却没有一天离开法律专业的滋养,甚至可以说法律专业背景成为他投资事业成功的保证。更重要的是,他始终保持了不衰的学习能力和研究兴趣,旺盛的激情让他深入关注着每一个投资交易的商业时机和相关背景,从而找寻到最恰当的时间和价格点从而发出临门一脚的投射。

他在同学中属于独辟蹊径的一类,他为丰富多彩的经历而自豪,其中的决定因素除了专业追求之外,乃是来自母校法学院的精神物质,即与他二十年历程如影随形的创造性地积极做事和不轻言放弃的精神特质。

 

2015年11月采访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