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校友工作 - 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教师与律师——访1988届研究生校友、环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王雪华博士

教师与律师

——访1988届研究生校友、环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王雪华博士


王雪华,1980 年考入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国际贸易系,1985 年被保送攻读本校法律系硕士研究生,1988 年毕业留校任教,曾任法律系副主任;1993 年创建北京市环中律师事务所,任合伙人律师和管委会主任至今。期间曾获“北京市国家机关十佳青年”、“北京市十佳律师”、“全国优秀律师”和“杰出律师奖”等荣誉。作为中国产业就国外倾销进口产品申请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调查的几十起反倾销等贸易救济调查案件的主办律师,他曾代表中国国内相关产业率领环中律师承办了诸多起开创性案件,其中包括1997年第一起新闻纸反倾销案件;2002 年作为我国第一起保障措施案件(钢铁保障措施案件)主办律师之一,他代表中国钢铁产业承办了该案件;也是同年中国政府就美国 201 钢铁保障措施案件提起 WTO 争端解决机构争端解决案件的中国政府代理律师之一;2009 年,代表中国硅钢产业提起中国首起反补贴案件。王雪华律师带领环中团队处理了大量的国内外商事仲裁案件,本人也担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深圳国际仲裁院以及世界银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执行(ICSID)仲裁员。执业领域为:国际贸易法、贸易救济法、合同法、商事和投资仲裁法。


1.UIBE 十五年


王雪华,典型的外经贸大出身。他本科毕业于贸大国际贸易专业之后又保送进入本校攻读法学硕士学位,他的第一个职业是这所大学法律系的教师,他的法学博士导师是德高望重的冯大同教授。1994 年在他创建环中律师事务所离开学校之前,他讲课的精彩在全校闻名,曾获得“北京市优秀青年教授”称号。


左图:1988届贸大硕士研究生合影局部,后排左二为王雪华。

右图:1987年王雪华参加波士顿“杰赛普模拟法庭比赛”的获奖证书。


研究生们的课外学术活动也是丰富多彩。1986 年,王雪华和师兄刘铁虎代表中国大学生首次参加了美国波士顿杰赛普模拟法庭比赛国际法庭模拟辩论赛,并打进半决赛。这是中国高校首次参加此项国际大赛,由加拿大皇后大学的教授乔治·亚历山大提供资助。这项荣誉为 UIBE 增了光,成为当年学校十大新闻之一。当时研究生会在校园开了北京高校中的第一个“英语角”,每逢周末这里汇集了众多英语爱好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专门进行了报道,王雪华是主持人之一。

研究生时代对王雪华影响最大的老师是冯大同先生。“冯先生是我的研究生导师,我同时是他的开门和关门弟子,也是他唯一的博士生,但我还没有做论文答辩他就英年早逝。冯先生非常勤奋、认真和博学,思维严谨,授课精彩。王雪华性格热情,声音宏亮,充满正能量。回忆起到母校的法律教育,他如数家珍:“国际经济法专业与国际的接轨,在国内首屈一指且名列前茅。沈达明、冯大同先生亲自为我们讲授专业课。法律系主任冯大同教授还邀请了国内法律界的顶尖法律界人物来校讲课,如民法课请来了起草中国《民法通则》4 人小组成员之一的魏振瀛先生,宪法课请了著名的罗豪才先生。不少教授来自国外,有美国教授、律师和法官。法语是法律专业研究生的必修第二外语,加上他本科时的二外是日语,他到研究生毕业时已学了 3 门外语。他说:好的教授,我相信他如果愿意做律师,一定会比我们都强,因为他考虑问题非常严谨、全面。他是我的恩师!

初识冯先生,王雪华感觉更多的是严谨和威严,而随着与冯先生日益接近,王雪华感觉先生其实非常幽默和亲和,他从先生的目光中可以感受到对年轻人的关爱。王雪华说:“冯先生在不同场合都在强调贸大国际经济法学科建设要占据领先地位”。他和沈先生共同打下了贸大法律学科的底子,共同奠定了《国际商法》这门课在中国法学教学和研究中的基础,这本书甚至对中国改革开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他们拥有了国际经济法界泰斗的地位。他们共同为创建法律系以及法学院的奠基做出了重大贡献。”


左图:王雪华与恩师冯大同教授。

右图:1988 届法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合影。左起:潘琪、叶进、刘晓雯、朱本福、李华、王雪华。


作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冯先生对王雪华的要求非常严格,给他开出一系列书单,并经常就研究方向予以指导。冯先生从不保守,总是提携年轻人,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会上重要的课,他也鼓励王雪华 等研究生一起去讲,包括在一些重要场合讲授国际商法课程,冯先生为王雪华等研究生提供了诸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王雪华回忆:“1995 年,为冯先生送葬时,我和当时的法律系副主任陆志芳老师等一起陪冯师母去的广州。冯先生的去世对贸大乃至中国法律界都是很大的损失。他的人品和学问是我的楷模。尽管他已经逝世 20 年,但是他一直活在我的心中。”


2.离校不离心


1994 年,法律系青年教师王雪华“下海”,投入到北京环中律师事务所的创办之中。仅仅过去 5 年,1999 年他就以环中律师事务所主任的身份在母校设立了“环中助学金”,2000 年,他亲手将第一笔资助款 3 万元颁发给当年的获奖学生。这个项目持续了多年,赞助了诸多家境贫困的法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这一义举是王雪华对母校和恩师的回报之情使然。王雪华不会忘记自己当年是领着国家助学金上大学的穷孩子,现在他有了能力,就要用最快的速度回报母校。现在担任贸大副校长的杨长春先生还清楚地记得,王雪华律师曾数年向研究生院提供环中奖学金。


1999年12月,王雪华校友(中)在法学院设立“环中律师事务所助学金”。这是贸法校友首度设立奖助学金。出席捐助仪式的有:副院长焦津洪(前左三)、院党总支书记王淑霞(左四)、院党总支副书记赵梅(左二),辅导员周波(右一)等。


从校园到法庭,他成为倜傥、雄辩的王律师,但他一直以曾经拥有的教师身份为骄傲;以曾经是贸大学子为自豪。他珍视母校颁给他的兼职教授证书,课堂永远是他一生激情之所在。如果人可以同时选择 2 个职业,王雪华肯定要把教师和律师归于一身。不幸的是,在相同的时间段他觉得自己应该专心干好一件事。他只好将它们分阶段拥有。他曾对校长说:“我想不久的将来回学校当老师。我喜欢讲课,现在我可以讲书本上没有、但学生有必要知道的东西了。”20 年余年专职律师生涯,让他更拥有了当一名好教师的自信。他觉得比起教师来,律师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更细,因为涉及实战的方方面面。这些问题总在把他引向理论的新层面,比如曾经涉及较多的世界贸易组织方面的法律。WTO法律领域,贸大是正宗,历史上是有贡献的。他读本科时就有吴永珣教授讲这门课。贸大的学科建设的历史中可以明显看到与世贸法相关的萌芽和承袭,比如海关、商品学等专业内容都有涉及,90 年代初,陆志芳教授和他在学校也是我国最早开设了反倾销法课程。教师出身的他,觉得现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如果不奉献给课堂,实在是可惜。环中近年参与的多个领域——世贸组织、反倾销、国际贸易的案子,每一件都可以成为课堂的鲜活案例!

依托扎实的国际贸易和法律的扎实功底,凭借清晰的思路和雄辩的口才,王雪华在律师界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教师加律师的双重身份,让他展示出独特的风采和风格。王雪华曾担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 WTO 和国际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北京市律师协会理事、反倾销和反垄断专业委员会主任和国际贸易和投资专业委员会主任。

谈到对母校教育的建议,王雪华说:“我校课程比较符合实际,应用型实用型是我们的特点。这也是受到各律师事务所欢迎的原因。但我校毕业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功底不深、后劲不足的弱点。我想从自己的目前工作中的感受提一点建议。一方面,应加强传统的学科和课程,如刑法、民法、合同法;另一方面,要及时补充为时代潮流发展所需的课程,比如有关世界贸易组织方面法律,反垄断法,电子商务的法律问题,电子网络的法律研究,甚至经济领域的犯罪,计算机犯罪,都是新领域,这方面的研究都应该跟上去。我们所经常接受实习生和毕业生,我对同学们的建议是:少些浮躁,扎实做事。”

2015 年,刚过“知天命”之年的他性情仍然爽朗热情,风度依然潇洒倜傥。

这一年,他为母校法学院刚刚启动的“沈达明-冯大同法学教育基金”捐款 50 万元,获“环中模拟仲裁庭”冠名。他也是法学院个人捐款数额最多的校友之一。他被推举为沈冯基金理事长。


左图:2015年,王雪华校友回母校参加“环中模拟仲裁庭”揭牌仪式。左起:法学院时任院长石静霞教授,时任副校长杨长春教授,环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雪华校友,环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净。

右图:王雪华校友回母校为学生授课。


“环中模拟仲裁庭”的揭幕仪式,王雪华又一次回到他深爱的校园,向母院老师和同学们发表了深情演讲:“作为本、硕、博均在贸大读书的资深校友,能够有机会回报母校母院是我的荣幸!如今活跃在中国仲裁舞台,并有着突出表现的仲裁员和律师,很多毕业于贸大法学院。贸大法学院还有更年轻的后备力量。我们愿意支持外经贸大法学院在国际商事仲裁业务方面的实践,希望外经贸大学毕业的学生在国际法律领域有很大的建树,也希望环中模拟仲裁庭能给同学们一些帮 助。在上周结束的“第十三届‘贸仲杯’国际商事模拟仲裁庭大赛”上, 贸大法学院代表队获得了冠军。这是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充分体现了贸大法学院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涉外经贸法律人才方面,有很强的实力。我期待这支队伍夺得总冠军!我也愿意经常回母院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法律实践也就是“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因为作为曾经的教师、现在的律师,他最 知道,法律实践可以为课堂提供哪些最新鲜的养料。

(作者:紫丁)